記者20日獲悉,市建委近日出台了2018年建築節能領域“鐵腕治霾8226;保衛藍天”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全市建築節能領域要通過分類督導、片區管理、多級聯動、綜合治理的方式,全麵完成2018年“鐵腕治霾8226;保衛藍天”工作任務。
方案要求,要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築,今年新建裝配式建築完成不低於150萬平方米。各區、開發區具備裝配式建設技術應用條件的,應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築技術進行建設,且裝配率不低於20%。新建保障性住房項目、城改拆遷安置房項目和政府性資金投資項目、國有企業全額投資的房建工程、農村新型牆體材料示範項目,應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且裝配率不低於30%。
2018年裝配式建築開工麵積,西鹹新區不少於50萬平方米,高新區、曲江新區、經開區、滻灞生態區、市城改辦不少於20萬平方米,大興新區、灞河新區、長安區不少於10萬平方米,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國際港務區、曲江大明宮保護辦、大興未央辦、曲江臨潼渡假區不少於5萬平方米,臨潼區、閻良區、高陵區、鄠邑區裝配式建築開工不少於2萬平米,周至縣、藍田縣裝配式建築不少於1萬平方米。
方案還要求,即日起,全市新增供暖全部使用天然氣、電、可再生能源供暖,優先采取分布式清潔能源集中供暖,居住建築不具備條件的,可接入市政集中供暖。對政府辦公建築、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築、規模以上的居住建築,具備條件的項目要優先采用清潔能源集中供暖技術。其中,西鹹新區範圍內要堅持能用必用的原則,符合條件的新建建築全部采用中深層地熱能供暖,因特殊原因無法采用的,必須采用地源熱泵、汙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儲能式電鍋爐、天然氣<電>壁掛鍋爐等清潔方式供暖;在汙水處理廠周邊2.5公裏範圍內的新建建築應按照市政的統一規劃以汙水源熱泵供熱方式為主;本市開發區、遠郊區縣等不具備市政供熱條件的新建建築項目,要結合項目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清潔能源供暖。